公开方式:主动公开 有效期:长期有效 公开时限:长期公开 公开范围:面向全社会 信息索取号:H00210-0302-2019-0001 发布机构: 市林业局

景德镇市林业局2019年工作计划

发布时间:2019-01-10 15:42 访问量:

2019年,景德镇市林业局将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和省、市委会议精神,大力保护、培育和合理利用森林资源,以生态建设为中心,以成功创建国家森林城市为契机,不断加强造林绿化管护、森林资源管理,全面推行林长制,扎实推进林业各项工作。

(一)全面落实好今冬明春造林任务。大力开展山上造林,努力完成营造林生产计划人工造林0.8万亩、封山育林1.9万亩,其中油茶0.1万亩、退化林修复1.43万亩、森林抚育19.1万亩;全力督促县(市、区)和各有林单位认真落实好造林山场,抓住有利天气,加快造林整地的进度,确保完成今冬明春的造林任务。继续抓好营造林工程项目的落实、跟踪督导以及迎检准备工作,努力确保项目的实施进度和质量。做好新春义务植树活动选点、苗木等前期准备工作。全力督促各地抓好新造林的秋季幼林抚育工作,组织各地做好苗木管护、抚育管理及森林病虫害防治,落实好管护机制,努力提高造林成活率和提升森林经营管理水平,全面巩固造林绿化成果。

(二)突出“四化”力争全市铺开。认真做好重点区域森林“美化、绿化、彩化、珍贵化”四化工作。按照省政府要求,要确保今年启动至少1条主要通道、1个重要风景名胜区以及部分重点乡村风景林的森林美化、彩化、珍贵化建设。乐平市重点是做好洪岩风景名胜区、重点乡镇风景林建设,浮梁县重点是济广高速浮梁段、九景衢铁路浮梁段、重点乡镇风景林等建设,昌江区重点是九景衢铁路昌江段、重点乡镇风景林建设,珠山区重点是景德镇高铁珠山段建设,市枫树山林场重点是三宝风景区周边珍稀林建设。

(三)着力城市双创双修生态修复工作。 严禁矿山审批,重点做好涌山、双田、乐港、寿安等产煤区及主干道沿线可视范围内露天矿山的生态修复力度,每年力争修复1-2个废弃矿山。与荒山荒坡的造林绿化相结合。全面开展防护林工程封山育林建设和公益林提质保护建设及荒山荒坡造林绿化。与青山白化整治相结合。积极倡导绿色殡葬,严禁新建私坟。对“一带三边五线”可视范围内的乱葬乱埋坟墓采取多措并举进行整治,对影响观瞻的坟墓异地迁移,在公墓区集中安置一批;对集中连片,矛盾较多,难度较大的进行生态化改造一批。与生态安全体系建设相结合。建立以森林植被和公益林保护为主体的区域生态安全体系建设,进一步加大全市206万亩的公益林保护,推进村镇绿地建设,构建完整连贯的农村绿地系统。优化集镇绿地布局,提高集镇绿化效果。抓好入村口主干道两侧绿化、村内主次干道绿化以及村旁、路旁、村内绿化,提高村镇绿化覆盖率。特别是昌江百里风光带的建设,要按照标准高、要求严、效果好的要求,全面启动,加快建设,争取有实质性进展。持续推进森林的美化、绿化、彩化、珍贵化建设等工作。与发展林下经济相结合。重点打造油茶、竹类、森林药材、花卉苗木、野生动物驯养林下经济等产业,不断提升林下经济对区域经济的拉动功能,对生态建设的支撑功能,对农民增收的促进功能。

(四)强化资源保护重点抓好林业“三项”工作。 一是严格落实野外火源管控措施。森林防火工作搞得好不好,火灾能否得到有效遏制,关键是防人,核心是抓好野外火源管理。一要在火源管控上抓落实。各级政府要发布禁火令,落实“五个禁止”,全面禁止野外用火。对炼山造林等特殊用火的,要严格审批,严格把关;二要在巡查上下功夫。重点区域要组织护林员全天候巡逻,确保不留盲区;三要在火案查处上抓落实。各级森林防火指挥部和森林公安机关,要密切合作,加大森林火灾案件查处力度,严厉打击火灾肇事者和违规用火行为。二是加强松材线虫病等重大林业有害生物监测普查工作,确保第一时间发现新疫情,并及时处置;浮梁县要巩固除治成效,根除疫情;昌江区要基本实现无疫情;乐平市要进一步压缩疫情,疫情发生乡镇要实现12个无疫情,确保不发生疫木跨省调运事件,林业有害生物成灾率低于4.4%三是坚决打赢湿地候鸟保护这场持久战。继续强化属地管理原则,层层落实工作责任,集中精力做好16个监测点工作,确保在候鸟等野生动物主要分布区、越冬地、繁殖地、迁飞停歇地、迁飞通道、集群活动区安全。要切实加强对破坏湿地行为的打击力度,做到发现一起、平毁一起、查处一起,坚决把非法围垦湿地势头扼制住。对猎杀候鸟等违法犯罪行为,要持续保持高压态势,做到“发现一件、牵出一片,查处一个、端掉一锅”。

(五)加快推行林长制工作。一是尽快出台林长制的相关配套制度。我市正在拟定林长制的相关配套制度。目前,配套制度已征求了相关单位意见,准备提交市级总林长第一次会议审议。二是进一步深化工作机制。制定林长制问题清单,明确完成时限和责任人,实行挂图作战、销号管理;完善林长制管理、考核、责任追究等工作机制,推动林长制工作向纵深开展。三是积极推行网络化管理。针对我市林多面广且分散的特点,推行山场网格化管理,实行山场、林长进网格,及时制止林业违法行为,扎实开展防盗、森林防火、森林病虫害防治等工作,实现管理全覆盖。

(六)加大政策扶持积极推动林下经济发展。为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领导重要批示和现场会精神,做大做强我市林下经济产业,使之成为我市林农脱贫致富奔小康的重要产业。一是金融支持。每年由政府主持召开金融各家与产业大户见面对接会,搭建融资平台,畅通融资渠道。二是财政扶持。市、县财政每年要安排林下经济发展专项资金,制定发展专项资金使用管理办法,重点支持我市林下经济五大产业(油茶、竹笋、花卉苗木、林下养殖、森林药材),集中扶持有特色、有潜力、有规模、有带动能力的林下种养企业和基地。

(七)认真开展全市自然保护地大检查和第七次二类资源调查。按照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关于开展全国自然保护地大检查的通知)) 要求和全国自然保护地大检查工作电视电话会议部署以及我省《关于开展全省自然保护地大检查的通知 》精神,准备在全市开展自然保护地大检查,通过开展全市自然保护地大检查,摸清各类自然保护地底数和管理薄弱环节,全面系统排查和预防整治自然保护地内破坏生态环境的违法违规情况。同时,举全市之力,认真做好第七次二类资源调查,加强督导,确保质量。

(八)继续推进五大扶贫项目建设确保效果显现。一是大力推进合作造林扶贫。在林业生态建设项目上大力推进合作造林扶贫,实现贫困地区生态治理和脱贫攻坚齐头并进。推广建立造林扶贫专业合作社,吸纳贫困人口参与造林、抚育。二是大力推进生态管护扶贫。在巩固已聘生态护林员成果的基础上,做好新增生态护林员的选聘工作;提高生态护林员就业能力,拓宽增收渠道;用好天然林管护资金,吸纳贫困人口参与管护,增加劳务收入。三是大力推进林业产业扶贫。以产业带动就业,在贫困地区利用森林资源发展绿色富民产业,吸纳贫困人口就业增收,增加林产品有效供给,改善生态状况,促进生态保护与脱贫增收协调发展。四是大力推进林业科技扶贫。与贫困地区、贫困户建立长期科技帮扶机制,帮助林区农民掌握油茶、毛竹、森林药材等丰产栽培技术,增强贫困地区的“造血”功能。五是大力推进绿色金融扶贫。推进林权抵押贷款等自然资源抵押贷款,加快林业资源变资本,推动林业适度规模经营;推进“财政惠农信贷通”“油茶贷”等惠农贷款融资,向贫困地区发展林下经济产业倾斜;与农发行开展合作,在贫困地区启动一批国家储备林、森林药材、香精香料、森林旅游等生态产业项目,提高吸纳贫困人口就业能力。

 (九)继续抓好党风廉政建设和党建工作。持之以恒抓作风,牢固树立四种意识、六种纪律,时刻把纪律挺在前面,合力谱写林业政治生态建设新篇章。认真组织开展好主题党日活动、“三会一课”活动以及“双创双修”宣传等工作,全力以赴争先创优。要认真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进一步纠正“四风”、加强作风建设的重要精神,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关于全面从严治党的各项决策部署,不折不扣执行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坚决反对“四风”,确保全市林业系统风清气正,再树林业新形象。


相关文档:
相关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