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全市林业工作总体思路是:认真学习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江西重要讲话精神,落实市委、市政府和省林业局的决策部署,以“生态文明建设”为主线,以实现林业高质量发展为抓手,着力建设好、保护好、盘活好、利用好绿水青山,奋力打通绿水青山于金山银山的双向转换通道,着力在“四个坚持”上谋求新发展。
(一)要坚持着眼全局谋划发展。要坚持“生态建设产业化,产业发展生态化”,创新体制机制,强化科技支撑,加大政策支持,着眼全局谋划林业发展,为不断增强林业生态和产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保障。充分利用林地资源和林荫空间,科学布局,突出特色,创新机制,强化保障,推动林下经济向规模化、集约化、产业化发展,全面实施油茶、竹类、森林药材、花卉苗木、野生动物驯养等“五大产业”工程。要根据森林资源特点,分别采取不同的管理和经营方法,既要最大限度地发挥森林的生态和社会效益,又要依托我们丰富的森林资源发展森林康养旅游等特色产业,通过承包、租赁、合作等方式吸纳社会资本积极参与,多种方式增加收入提升效益。以十大国有林场为重点,积极稳妥地实施国家储备林项目建设,结合防护林项目,探索与林农或专业合作社的效益分成、面积分成、租赁经营、委托管理等多种合作模式,确保实施2-3万亩面积。以生态廊道两侧、重要风景名胜区周边、重点乡村风景林等三大区域为重点,特别是国道、省道及公路沿线,计划完成重点区域森林“四化”建设任务5000亩。
(二)要坚持强化保护巩固发展。要坚持使用林地定额管理和采伐限额管理制度,有力保护森林资源,为林业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要以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野生动植物保护及自然保护区工程、公益林保护工程等为基础,初步建立生态建设成果巩固机制,从根本上改变以往重发展、轻保护的做法,逐步扭转生态公益林和天然林保护管理的被动局面,使我市林业步入保护与发展并重的良性轨道。一是抓好森林资源网格化管理。以开展“林长制提升年活动”和“护绿提质2021行动”为抓手,进一步规范专职护林员队伍,大力实施森林资源网格化管理工程。力争我市548万亩山林,每一万亩都有一个护林员。二是抓好生物防火林带建设。以争取森林防火第四期项目为抓手,力争用3-5年左右的时间,在我市的省界、市界和县界实施生物防火林带。三是抓好林业有害生物防治检验检疫工作。扎实推进疫木除治,切实巩固防控成果,以松材线虫治理项目为抓手,大力筑牢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工程,重点抓好我市100万亩的松材线虫疫区的治理,力争不扩张,不蔓延。四是抓好森林质量提升。以低产低效林改造项目为抓手,加大退化林修复和森林抚育力度,全面巩固森林面积,不断增强森林生态功能,确保森林资源持续稳步增长。
(三)要坚持重点工程带动发展。实践证明,实施重点工程是我市林业转变发展方式、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有效办法。我们要通过林业重点工程的申报与实施,调整和优化林业生产力布局,带动林业的快速发展,储成一批林业项目,培育一批高素质的林业工程管理人员,推动整体管理水平的提高。重点抓好林区公路、中幼林抚育、生态公益林建设、造林补贴、天然林保护、林业科技推广等项目的申报。要严把施工质量关,确保工程项目顺利推进。林业部门要做好做实森林旅游康养项目,加快对接景德镇国家陶瓷文化传承创新试验区建设,以枫树山林场下属的三宝、浮东分场的森林资源为依托,通过保护和培育增加景观效果, 提升特色森林景观,开展森林游憩、度假、疗养、保健、养老等活动,做大做强森林森林康养旅游项目。一是继续抓好林下经济工程。我们要努力打造“林下种、林中养、林上采、林间游”的立体发展格局,重点支持油茶产业发展 ,重点对13.5万亩的油茶林更新改造,在5年内再增加油茶林面积近2万亩,力争产业发展出亮点、出特色、有看点。二是继续抓好生态文明工程。 以抓好古树名木保护和湿地公园创建项目为抓手,重点保护我市的1.5万株古树名木,做到每棵古树都挂牌建档,湿地公园创建进一步完善。三是继续抓好乡村振兴工程。以实施森林村庄和乡村森林公园项目为抓手,重点抓好20个森林村庄和5个乡村森林公园建设。
(四)要坚持依法治林保障发展。全面推进依法治林,是实施以生态建设为主的林业发展战略的客观需要,是加快林业发展的重要保障,是实现林业部门职能转变的重要途径。深入开展林业法制行动,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努力实现立法由注重强化行政权力向注重维护经营者权益拓展,执法由多头分散向综合集中拓展、监督由注重事后追究向注重事前防范拓展,把林业的各项工作纳入法制化、制度化、规范化轨道,为实现林业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法律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