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经验】浮梁县整合护林资金,提升管护能力

发布时间:2021-11-17 10:50 访问量:

【典型经验】浮梁县整合护林资金提升管护能力


浮梁县位于江西省东北部,属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区,全县林业用地面积324.2万亩,占县域土地总面积的82.14%,森林蓄积量1366.6万立方米,森林覆盖率81.53%,位居全省前列,是江西省重点林业县和国家级生态县。自2004年启动林业产权制度改革后,全县的山林大都由过去的集体统一经营转变为个人承包和经营,给森林资源的保护和管理带来了新的更大的挑战。如何加强护林队伍建设、保障全域森林管护、推深做实林长制,浮梁县认真思考,积极探索,走出一条自己的路子。

一是整合专项护林资金、打破条块界限,统一对护林员进行网格化布局。浮梁县充分利用公益林管护资金、天保林管护资金、森林防火专项经费,统筹整合了485.7万元,按“县建、乡聘、站管、村用”的护林员建设和管理机制,在全县范围内聘请了240名专职护林员,由这支护林员队伍承担全县324.2万亩林地管护任务。打破条块界限,对这些护林员既不再严格意义上的划分为公益林护林员、天保林护林员、森林防火护林员;也不再严格划分为哪个村、哪个组的护林员;而是按照“相对集中、大小适中、便于管理”的原则,将全县324.2万亩林地进行网格化分片,并在地形图上进行统一编号,与护林员编号一一对应。在网格化责任林区内每个护林员同时承担上述三种护林员的职责,集公益林护林员、天保林护林员和森林防火护林员于一身。解决了以往一条山坞里既有公益林护林员、又有天保林护林员,还有防火护林员,各管各一块;以及护林员多、管护范围大、工资待遇低,管护效果差等问题。对责任区的森林防火、乱砍滥伐、森林病虫害监测、野生动植物保护、林业工程设施等由该责任区的护林员进行全方位巡查管护,做到每一亩山场都有人管、每一项护林工作都有人做。

二是严格制定护林员标准、明确护林员招聘程序,统一对护林员进行规范化管理。护林员的选聘由个人自荐或村委会推荐,填写《森林资源管护护林员聘用申请表》,乡镇林工站采取谈话、实地调查走访等方式进行审核考察后,在村公示栏予以公示,各乡镇政府成立选聘工作领导小组,根据公示情况,集体研究确定聘用人员,报县林业局备案。为加强护林员选聘和管理工作,浮梁县出台了《浮梁县森林资源管护护林员管理办法》、《浮梁县森林资源管护护林员考核办法(试行)》,对护林员的选聘标准、程序、职责、待遇、安全保障、奖罚措施等一一作出规定。同时为强调护林工作的统一性,由县林业局多方筹措资金,对护林员进行“六个一”规范化管理,即“一张责任区域分布图”、“一块岗位公示栏”、“一套护林员管理制度”、“一块管护责任牌”、“一套统一的服装及编号”和“一本巡山日记”等。形成县乡林业部门、林权单位、护林员三方森林资源源头管理责任体系,全面提升森林资源的管护水平。

三是建立林长制智慧平台,强化护林员的绩效考核。由于以往护林员的巡山全靠护林员自觉,巡查的路线、巡查的天数、巡查的成果都是由护林员进行各自汇报,而且巡查时发现问题无法现场取证等,县、乡不能很好的掌握护林员的护林工作完成情况。为此,浮梁县根据省里统一安排建立和完善林长制智慧平台,要求护林员必须携带手持终端巡林,乡镇考核时,把巡护率和巡护合格率作为重要指标数据进行评分考核,可不再采用以前的凭印象、凭山场案件发生率等来考核的感性方法。



相关文档:
相关附件: